中国圆明园学会与染境文化共探非遗创新 开启“新丝绸计划”文化出海新篇章

  2025年3月24日,中国圆明园学会与深圳市染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北京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举行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作为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大秀的重要后续活动,聚焦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旨在构建“历史基因解码-非遗技艺转译-国际时尚表达”的全链路文化出海新范式。

宫廷文化赋能非遗创新

  研讨会上,染境文化主理人汤祎婧提出以《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为创作灵感源泉,将青绿山水的雅致色调与国家级非遗古法工艺相融合,运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传统营造智慧。这一构思与中国圆明园学会“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推动遗产活化”的宗旨高度契合。学会专家团队现场论证了将圆明园宫廷文化元素注入香云纱设计的可行性,强调要在保留技艺核心的同时,通过纹样重构、色彩体系创新等方式实现文化转译。 

三维活化模式引领产业升级

  针对非遗技艺的现代化发展,与会专家提出“三维活化”创新路径:技术层面将引入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材料层面探索新型环保材料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场景活化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跨界合作拓展应用领域。双方将同步启动“新丝绸计划”,建立非遗创新实验室,开发数字藏品等文化衍生品,构建“非遗+科技+时尚”的产业生态链。 

深京联动构建文化出海矩阵

  作为非遗创新的前沿城市,深圳在非遗活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据统计,深圳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11项,通过“非遗+旅游”“非遗+商圈”等模式打造了多个全国典型案例。此次合作中,染境文化将依托深圳的创新基因,与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互补,共同探索“深京协同”的非遗发展新模式。中国圆明园学会参会负责人表示,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逐步建立跨地域的非遗保护传承网络。 

双非遗融合重塑国际认知

  近年来,香云纱与宋锦等非遗技艺通过跨界合作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此次研讨会上,专家特别强调要借鉴“双非遗”融合经验,在保持香云纱“软黄金”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工艺叠加和品牌共建提升产品附加值。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730万元,短视频传播量达1.2亿次,为文化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非遗活化进入“双向赋能”新阶段。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现代创新力量的有机结合,双方将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IP,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样本。正如出席会议的中国圆明园学会项目开发部负责人崔静所言:“我们不仅要守护文化遗产的根脉,更要让历史基因在当代绽放时代光彩。”


 

创建时间:2025-03-28 20:2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