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推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发展 中国圆明园学会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达成战略合作
2月20日,中国圆明园学会与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在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发展工程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策划并推广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数字文化产业培训课程,涵盖数字技术、文化创意、非遗数字化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学习需求。同时,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吸引更多企业和机构作为实训基地参与到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中来。共建共享数字生态运营服务体系,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数字文化产品的开发与传播。此外,共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也是合作的重点之一。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展示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为确保合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双方将共同建立专家委员会,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此次战略合作是中国圆明园学会在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助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尝试。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在文化资源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推动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作为此次签约仪式的举办地,近年来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吸引了众多创新型企业和机构入驻。此次战略合作的落地,也将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园区被打造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新高地。双方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有: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执行副秘书长高宇和宅兹中国先贤工程艺术总监张晚庭;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早林和项目开发部负责人鲁小东、崔静、王丹等出席。
数字影像科技分会供稿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