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处中秋节前夕组织看望学会资深专家
中秋节前夕,学会秘书处率学术部等部分会员前往老专家寓所或工作室,看望学会资深专家教授,给他们带去中国传统节日的问候,并听取他们对学会新一届理事会秘书处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9月14日上午,学会秘书处一行4人带着节日慰问品、来到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教授寓所。刘会长热情接待了大家、老会长从考古的实证意义、家国情怀、多民族统一典范等学术和政治高度、给我们讲解了圆明园今后的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他说,中国圆明园学会是诸多政治家发起的,圆明园是历史更是我国多民族形态的反映,它向世界表明,曾经的中国是最辉煌的,但是我们又是被所谓的文明人所侵略,这是成立圆明园学会当时的第一个出发点;老会长说,要发展的继承历史,发展是创新不能守旧,中国历史不能限于书面的记载,圆明园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是传统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国的缩影,而从历史挖掘也使政治更加生动,具体,更容易入人心;老会长希望学会多出去走走,不光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要去看天津大学和中南大学,他们都是在古代建筑上面很有成绩成就很好的大学。老会长还希望学会秘书处牢记圆明园申请世界遗产的高度和重大意义,先做好基础性工作,从满足一些前提性的必要条件开始做起,多争取党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支持。学会秘书处简要汇报了当前的工作,在谈到筹备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成果总结及表彰会,正在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刘会长欣然同意出任组长,负责牵头把关的邀请。他对学会秘书处正在申请筹设中国圆明园博物馆及苏州馆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愿意尽力参与。 学会秘书处还分别看望、拜访了创会老专家白日新和王道成、王贵祥老教授。
秋高气爽的9日月3日日下午,秘书处领导率学术部成员一行来到创会老专家白日新教授家,九十高寿的白老热情接待了大家。周早林秘书长汇报了学会近期发展情况,感谢白老对圆明园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并衷心祝愿白老身体安康,生活幸福。精神矍铄的白老表达了对学会的关切,并欣然应允出任中国圆明园博物馆筹备组总顾问,对学会首先拟在苏州筹建博物馆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热情的支持。白教授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著名园林学家,他编著的《圆明园盛世一百零八景图注》,是目前国内外圆明园学术研究最具前沿性的科研成果。
白日新教授
9月6日,秘书处领导率学术部成员一行来到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红2” 号楼,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王道成老所长的家。1933年出生的王老亲自开门迎接学会同仁,煮茶畅谈。老人家满面笑容,腿脚利索,精神饱满。王老情不自禁地拿出了他关于圆明园的系列研究成果周年学术成果总结表彰的时候当我们汇报到正在准备学会成立40号: 《圆明园研究四十年》、《圆明园 -- 历史、现状、论争》……,还亲笔挥毫为我们一一签名赠书。在我们汇报正在与新华网合作启动海外文物回流工程、与中信合作筹建中国圆明园博物馆时、王老说这是他尘封多年的夙愿、非常激动。他深情地回忆起了他当年作为创始会员、参加由宋庆龄、沈雁冰、、许德珩等国家领导人、知名专家学者发起并起草《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的全过程中、对倡议书题目的字斟句酌、尤其是用 “整修” 一词的精妙与深意、让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王老还为我们介绍了浙江横店圆明园的建设过程及引起的社会争论,并说,事实已经证明了自己(支持)的观点的合理性。我们在告别时说,有这样国宝级的大专家的健在,真是我们学会全体同仁的好福气!王道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清史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我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老教授、园林古建分会会长王贵祥老师刚从加拿大出差返京、虽有倒时差的疲惫、但还是不辞辛苦、于9月12日下午接待我们的拜访。王教授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视角探讨对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和挖掘、并从自己设计经典古代建筑群大获成功的经验方面、与我们分享了他40年前主持设计深圳锦秀中华、近些年主导设计河南老君山、山东等地复原唐宋建筑景区等成功案例、对按照北京市批准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方案》规定的建筑物面积控制标准、复原圆明园部分风景园林用作中国圆明园博物馆功能、很有借鉴意义。
学会秘书处李欣、郭晓光、鲁小东、阚红柳等同志全程或部分参加了对老专家的看望、拜访。
撰稿 :曹磊审核 :李欣2024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