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彬会长致开幕词
尊敬的国家文化部赵维绥副部长,
尊敬的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良墉教授
尊敬的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圆明园学会原副会长汪之力教授,
尊敬的来自海内外的各位学者、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上午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值此圆明园建园300周年之际,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圆明园学研究,进一步加强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圆明园学会主办,圆明园管理处协办的 “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现在正式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国圆明园学会向莅临指导这次研讨会的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同志、两院院士吴良墉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圆明园学会主要发起人汪之力教授,表示热诚的欢迎和敬意!向给予这次研讨会以巨大支持的文化部社团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及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建筑学会、世界华人建筑师学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圆明园管理处及北京盛世凯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各位领导表示热忱的欢迎和感谢!向来自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韩国、越南、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各省市、台湾、香港、澳门的与会学者、专家表示热忱的欢迎和敬意!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 (1707),今年正值圆明园建园300周年。从康熙皇帝准胤祯等皇子的奏请,在畅春园附近新建赐园始,经过百年的充实和完善,使圆明园成为清朝鼎盛时期最宏伟,最幽美的皇家园林,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而且也是当时收藏文物珍宝,图书典籍的皇家博物馆;更是举世无双的清代帝国盛世的象征,是中国建筑工程家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也是中外园林建筑史上的 “世界奇迹” “万园之园”,同希腊万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一样都是享有盛名的人类不朽的文化遗产。由于清王朝雍正 (1723-1735)、乾隆 (1736-1795)、嘉庆 (1796-1820)、道光 (1821-1850)、咸丰 (1851-1861)曾在此长期居住 (1707-1860年),这里又自然而然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在中外近代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不幸的是,这样一座中外驰名的世界园林建筑史上的杰作,于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的劫掠焚毁,此后又在1900年再遭八国联军(英、美、日、俄、德、法、奥、意)及随后国内军阀、官僚、奸商的破坏、终使圆明园成为废墟。这既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即遭到中国人民和外国有识之士、如英国诗人拜伦和法国伟大作家维克多 • 雨果的强烈谴责。1861年11月25日,雨果在回复巴特利尔上尉的信中,愤怒地斥责了英法联军劫掠和焚毁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雨果说,“如同巴黛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巴黛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又说“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象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雨果接着愤怒地谴责道:“ 一天、两个强盗走近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巴黛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的名字。”雨果痛心地说、“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雨果的谴责代表了欧洲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呼声、也是以雨果为代表的欧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友谊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对圆明园的保护和园林恢复重建十分重视。针对圆明园谴受毁灭的严重情况,周恩来总理指示:“圆明园要保留,遗址要保护,土地不要拨出去。帝国主义把它破坏了,以后有条件,我们可以恢复嘛!” 从而,使圆明园得以基本保护下来。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历任领导同志对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十分重视,多次指示有关部门要加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全国政协副主席沈雁冰,荣毅仁和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王昆仑,周培源,史良,包尔汉等著名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将军等1583人签名提出保护整修圆明园的倡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并成立了魏传统(曾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为主任、金紫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汪之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单士元(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为副主任的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委会、委员有侯任之、郑孝樊、刘开渠、汪菊渊、周维权、刘祥祯等著名学者、专家十余人。此后又陆续开展了学术活动,对保护圆明园遗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经过近卅余年持续不断的艰苦工作、可以说取得了很大进展。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将圆明园建成 “遗址公园” 、对居住在圆明园遗址内的单位和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妥善搬迁、国务院已把圆明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委把圆明园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先后批准了《圆明园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圆明园管理处在近年根据《规划》,对遗址进行了必要的考古发掘和部分山形水系的恢复整治,还举办了 “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 仪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一切都为圆明园的保护与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开创了未来重振圆明园的条件。
我们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圆明园研究、保护、利用”,围绕圆明园所面临巨大历史、文化、文物、艺术、建筑、美学、园林等诸多价值、从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高层次来深入探讨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并通过我们的学术研讨、为建立圆明园学科体系准备一定条件、进一步促进东西方学术交流。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我们在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研究中,一定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正确方向,把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充分发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教育后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为圆明园的保护与利用作出新贡献。
祝各位领导、各位学者、专家、与会同志们、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