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清朝政府的心脏“抚今追昔话圆明”之二

圆明园—清朝政府的心脏“抚今追昔话圆明”之二

常润华


  圆明园是座具有“园苑”和“宫廷”双重职能的园林。在圆明园前部,南起大宫门,北到“九州清晏”殿,有个类似紫禁城内皇宫的“外朝”和“内寝”的宫廷区。整个“外朝”区是清朝几代皇帝处理朝政、进行各种政治活动的临朝听政之所。外朝区包括大宫门,宫门5间,坐北向南,门前左右朝房各5间。其后,又各有曲尺形拐角朝房27间,设有清政府的各个机构,成为皇帝驻园时发号施令的地方。“正大光明”殿为圆明园的正衙,殿堂7间,殿前有宽大的月台,另有东西配殿各5间。自雍正初年至咸丰年间,一年四季当中,几代皇帝在春、夏、秋三季都是在圆明园处理朝政。一般是每年的冬至大祀前夕进宫,第二年的初春,新正郊礼结束后即出宫,来到圆明园居住。大清王朝存在的260多年间,其中有150年,清朝的政治活动中心,实际是在这一园林化的离宫别馆里,而并不是在紫禁城的皇宫中。
  作为御园的正衙“正大光明”殿,其规模与形式和今天颐和园的“仁寿殿”相仿。“正大光明”的匾额,为雍正皇帝亲笔所题。在这里,除了平日的朝会听政之外,也是接待外国使臣,举行一系列宴会的场所。
  “勤政亲贤”殿也是“外朝”的重要殿宇,它位于正大光明殿东,殿额有雍正皇帝亲笔题写的“为君难”三个大字。该殿是皇帝每日批阅奏章、召对群臣的地方。从封建帝王的统治出发,该殿内还专门书写着《创业守成难易说》:“守成之主,席丰履厚,易致于骄,骄则生怠”,告诫皇帝自己要“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并为此“申儆于后”,教育后代帝王,以使大清王朝的基业永世巩固长存。
  “九州清晏”为“内寝”宫廷区,是皇帝和后妃居之处所。它是由南北向的三进大殿所组成,第一进就是圆明园殿,第二进是奉三无私殿,第三进就是九州清晏殿。九州清晏前后临水,夹在“前湖”和“后湖”之间。在这个山水环抱的景区内,既有广阔的空间和水域,又有着数以百计的金碧辉煌的殿宇、楼阁、亭台、馆榭。环绕于前湖和后湖共有9个岛屿(也是九个景区),象征着全国领土———九州,又表示大清王朝对国家的统治。
  当时的内廷大臣及文武侍从,为了便于入园办事应差,大都住在圆明园附近,因此在这一带形成了“内廷大臣,赐第相望;文武侍从,并直园林”的局面。那时,大臣由京城到圆明园奏事,十分辛苦,半夜就得启程,凌晨才能到达。至嘉庆二十年,为免除大臣“半夜即起”的劳累,才允许诸大臣可缓至卯刻到园。
  兴盛时期的圆明园,不仅在国内的政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同时在国际交往中亦有相当影响。正大光明殿也是皇帝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雍正五年,雍正皇帝接见了葡萄牙使臣麦德乐;乾隆十八年,乾隆皇帝又接见了另一葡国使臣巴哲格;乾隆五十八年,又接见了英使马嘎尔尼。
  为了便于处理政务,清朝政府的许多重要档案文件也存于圆明园。“军机册档两份,一存方略馆,一存圆明园”。总观清代前期和中期,几代皇帝都在这里临朝听政,国家重大的政治决策,大部分也产生在这里。

 

创建时间:2009-07-17 16:37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