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天缩地在君怀“抚今追昔话圆明”之九

移天缩地在君怀“抚今追昔话圆明”之九


常润华


  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和取材十分广泛,它汇聚了中国与外国,以至“天上”、“人间”的诸多美景浓缩于这一皇家御园之中。除了仿建江南的山色湖光和一些私家园林的精华,御园之中的建筑景群,还有取自历代著名山水画中遐想的诗情画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宫幻境,甚至大胆地建造了外国古典建筑群体。正如中国近代学者王运在他的《圆明园词》中所说的:“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在圆明园内不少的景区,是以前人的诗画意境为园林造景。四十景之一的“夹镜鸣琴”,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一诗中意境的写照。李白号“青莲居士”,他在该诗中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句,据乾隆《夹镜鸣琴词序》说:系“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泓,画栏倒映,旁崖悬瀑,水冲激石罅,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杏花春馆”一景,也与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的含义有相似之处。杜牧的诗既通俗又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该景的西北有“春雨轩”,相临有杏花村。乾隆在其《杏花春馆诗序》中叙述该景区:“由山亭迤逦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时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这恰似“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写照。“武陵春色”一景系仿晋朝末年陶渊明之《桃花源记》的境界。
  另一种园林的造景是取自于前人的画意。圆明园福海中夹的“蓬岛瑶台”,所表现的就是以唐代善画金碧山水画的李思训所作的《仙山楼阁图》为依据的。乾隆在《蓬岛瑶台诗序》中很明确地说:“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北远山村”系寓意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之辋川别墅。辋川地处陕西蓝田县南终南山下。王维既工诗,又善书画,人称他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将其别墅绘成《辋川图》。乾隆在《北远山村诗序》中曾说:“循苑墙,度北关,村落鳞次,竹篱茅舍,巷陌交通,平畴远风,有牧笛渔歌与舂杵应答,读王(维)储(光羲)田家诗,时遇此境”。“方壶胜境”,是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境界为蓝图而建造的。长春园内的“海岳开襟”,也是这一类型的建筑,乾隆的“我之所戒在求仙,海岳寄兴属偶然”的诗句正是说明这一点。该景建在湖中心,“远望如海市蜃楼,近睹如登仙界”,俨如瀛海仙岛。总之,圆明园中诸多的景区,和古代诗人、画家的作品相联系的为数很多,如“映水兰香”、“西峰秀色”、“廓然大公”、“濂溪乐处”,它们既有秀丽的景色,又能从古人的诗画意境中给人以更深刻的美感。
  此外,在圆明园这一皇家御苑中,置景异国风光的建筑群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圆明园内的“舍卫城”,是一座仿照古印度的乔萨罗国都城而建造的,雄伟的古城堡遗址,至今仍屹立在圆明园内。长春园内的一组大型的欧洲建筑群组西洋楼,也是首次引入中国古老的宫苑之中。真是不愧有世界“万园之园”的盛名。当时法国的王致诚称誉圆明园是“造园艺术的典范”,英国的钱伯斯极力称赞中国高超的园林布局,认为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法国的大哲学家兼文学家卢梭还曾表示,作为“属于自然和真实的人”死后还愿葬在中国式的自然景致的园林之中。

 

创建时间:2009-07-17 16:2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