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与圆明园西洋楼建筑

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是清中期受欧洲建筑风格影响,在传教士郎世宁、蒋有仁 等人的设计监造下,模仿法国巴洛克和洛克克风格建造的一个园中之园,位于长春园东北一隅,包括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景区。从1747年(乾隆十二年)秋,蒋有仁设计监造的第一座水法(喷泉)在长春园北端第一座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谐奇趣前建成开始 ,长春园其它欧式建筑及水法开始兴建,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长春园其它欧式建筑,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观水法,线法山,线法墙等相继完工,全部工程耗时13年 。
  圆明园西洋楼的反映了在清中期,随着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石作工艺的变化,主要为法国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影响。
  巴洛克建筑是始于十六世纪末,在十七至十九世纪早期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的艺术和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以华丽和装饰,设计粗犷,偏爱在直线上使用曲线的手法为特色,巴洛克建筑从意大利传播到法国和其它欧洲国家,又随着传教士被带入中国。洛克克风格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和室内设计风格,对建筑也产生了影响,是一种以精致的涡卷形、树叶及动物形体点缀装饰的艺术风格。
  欧洲的建筑风格发展,往往伴有宗教和思想的变革,巴洛克风格就是文艺复兴后的宗教改革和思想变化中发展出来的建筑风格,相对于其他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有更自由更体现建筑师风格的特点。在西洋楼建筑群中,弱化了巴洛克风格的宗教性和思想性,而夸大了巴洛克风格不拘一格的设计手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巴洛克建筑在结构上的探索,西洋楼也没有吸收,仅仅是对外观装饰符号的模仿。
  西洋楼景区建筑并非严谨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设计,而是吸收了巴洛克风格和中国传统装饰风格以及当时的审美需求的一种独特的模仿。在故宫和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样式雷档案中,有西洋楼景区建筑的平面图和立面草图,乾隆皇帝也亲自指点 ,由此可见,中国的设计者和工匠也参与到了西洋楼景区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而施工过程,更是全部由中国工匠完成,因此,西洋楼不仅有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也糅合进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从空间上看,这种片断化的园林与巴洛克时期整体感极强的欧洲园林大不相同。西洋楼建筑群没有较大的体量,也没有使用复杂的结构方式,从结构上说,基本为土石结合的简单梁柱体系,而接近中国传统样式的反曲屋面很可能使用了木结构,石材发券的结构方式很少用到。
西洋楼景区是用中国传统石工技术建造的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在西洋楼建筑中,既有中国传统石作工艺的体现,又有为了适应西洋建筑风格而做出的改变。
  西洋楼景区虽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在遗址还留存着大量石材,为了解当时的石作加工工艺提供了实例,完成于乾隆末年现存法国的西洋楼建筑铜版画、和样式雷档案中关于西洋楼的设计图纸,以及圆明园毁坏后的摄影资料,为研究西洋楼景区的原状和设计思想提供了资料。
  一、《营造法式》石作造作次序在西洋楼建筑群的体现。
  中国较大规模对石材的精细加工始于汉代,至宋代发展成较稳定的加工体系,宋《营造法式》卷三记载了石作的六道加工次序:打剥,粗搏,细漉,褊棱,斫砟,磨陇。宋代以后,石作技术的发展趋于缓慢,除了随着加工工具硬度的加大,对硬质石材的加工能力有所提高,其它的加工技术与宋代没有显著的提高,明代以后,砖石结构的应用更为广泛,发券技术也已经成熟,因此,西洋楼的石构建筑对于中国工匠没有技术难度。在清代石工做法里,基本沿用了《营造法式》记载的六道工序,只是各地的匠人对工序有不同的命名。例如在北方工匠中通用的几道工序为:打荒(打剥),打粗道(粗搏),打细道(细漉),砍口,齐边(褊棱),剁斧(斫砟),磨光,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造作次序一一对应。
  西方石作加工工具由如下几类组成:
  打击工具,如锤。
  凿打工具,如錾,凿,斧。
  磨光工具,如磨石,锉。
  从工具的种类看,与中国传统石作工具的分类基本相同,从加工方式上看,也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在西洋楼的建造过程中,匠人仍然以这几种基本的造作次序来加工石材。目前西洋楼遗留的实物,根据石材施用位置不同,对这些加工次序都有体现。
  根据石材使用的情况,确定荒料后,在用于不露明且非砌筑受力部位的石材表面,一般经过打剥或者粗搏以后即可直接使用,很多遗存的石块上,有些保留粗糙的表面,有些留有经过了打粗道后的錾痕。在不重要的露明部位,一般以细漉为表面处理方式,即打细道交活,经过打细道和褊棱后的石材表面,平整度和美观度都符合使用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露明表面和雕刻部分一般要经过斫砟和磨陇的工序。很多石材的边缘都有扁子齐边的痕迹,雕刻复杂的花饰时,一般用錾和扁子进行操作,花饰一般需要用扁子或者剁斧平整,有时还需要用磨石修整。
  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中,针对不同于中国传统雕刻图样的高浮雕,石匠采用了和传统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方式为,在花饰与表面之间垂直的部分,还保留着打细道后的平行錾痕不进行铲平或者磨光的处理。另一种在位置重要的花纹上,进行了磨光的处理。
  在一个构件上,根据表面的不同,经常存在多种处理方式,例如砌在内部的非受力表面仅做打荒处理,而与其它构件相接的不露明部分一般以打道来平整,而露出的表面多为剁斧、打细道和磨光。
从西洋楼景区现遗存的石材看,西洋楼景区建筑的石料造作次序与宋《营造法式》成书时期没有更多发展,中国古代的石作法加工方式自宋代就已成型,至近现代还在使用,匠人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加工方法,对石材进行复杂的加工,建造出气势恢弘的石构建筑。
  二、《营造法式》雕刻手法以及装饰理念在西洋楼建筑群的变化
  《营造法式》卷三记载了宋代四种雕镌制度: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鈒和素平。剔地起突相当于高浮雕,在作为建筑装饰时,只要用于重点装饰部位,突出自身的形态和体量。压地隐起和减地平鈒是两种处理方式有区别的浅浮雕手法,更接近平面装饰。素平则是不做任何雕刻。此外,还有混作,即圆雕。
  《营造法式》中记载了二十二种常用建筑构件,这些构件基本上都集中出现在建筑的基座部分。结合实例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石作集中在台基部位,中国传统建筑的石雕装饰,是在结构的上面进行雕刻装饰,但是,雕刻一般不掩盖结构的形式,例如剔地起突,经常施用于角石、柱础、望柱、须弥座束腰转角出等,以强调结构感,而其他部位,一般用压地隐起,减地平鈒等雕刻手法,造成平面装饰的效果,既起到装饰作用,又不影响结构的美感。清代由于审美情趣的改变,对雕刻手法的施用有了一些变化,须弥座等做法已经全盘程式化,但仍然是这几种雕刻技法的沿用。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石作部分并非建筑主体,只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视觉的焦点,为了整体视觉形象的均衡协调,多以简洁为主,即使是高等级建筑的须弥座和多重阶,也不能喧宾夺主 。减地平鈒等浅浅的平面装饰,也只有出现在离人的视线近的建筑台基位置才能发挥装饰作用。
  而在以石材为主的西方建筑中,雕刻的作用被大大强化,巴洛克风格非常注重以雕刻的装饰性来造成视觉冲击,到了洛可可风格,将繁复的雕刻装饰发挥到极致,这种装饰常常无视结构,而是突破结构的限制,成为视觉的焦点。在巴洛克建筑中,基座部分常常被简化,没有任何雕刻,而把视觉的焦点集中在建筑主体上。在高大的建筑主体上,有强烈光影和体量的圆雕和高浮雕才能起到装饰作用。在西洋楼建筑群的发展变化中,雕刻手法的变化,也表达了匠人的中国传统的装饰理念向接受西洋装饰风格的理念转变的过程。
  谐奇趣是西洋楼景区最早建成的西洋式建筑,其特点是保留了较多中国传统的石作装饰方法。在现存的石构件中,可以发现,在一个仿混合柱式的柱头上,线刻了中国特色的花纹,而繁复的基座和柱础,是须弥座和中国的传统形式柱础的变体,细节和须弥座可以一一对应。从铜版画上也可以看出,谐奇趣基座部分的构图与中国传统样式的基座形式很接近。这些现象说明,谐奇趣是中国的匠人在接受西洋风格并且参与创作时,习惯性的将陌生的建筑形式代入熟悉的做法,并将熟悉的中国传统的装饰规律加入其中。例如,西洋风格的线脚,与须弥座的形象最接近,于是,匠人便以须弥座的雕刻规律来雕刻线脚的花纹。但是,最后建筑建成后,柱头上细腻的线刻装饰因为离人眼的距离太远而无法看清,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装饰,基座的装饰也过于繁复,而整体设计的装饰重点又向柱头、门窗等构件集中,过多的基座装饰反而会造成整体无重点地平庸。所以,这种现象在较晚的建筑中得到了改善。
  在较早建成的养雀笼建筑中,简化了基座部分,而强化了柱头部分的装饰,养雀笼柱头的装饰则接近谐奇趣,有细腻的浅浮雕花饰,总体来说,养雀笼更加重点分明。
  在远瀛观等晚期建筑群中,这种细腻的平面装饰就逐渐消失了。在远瀛观大水法可以看到,即使在较低的视线可以清晰看到的部位,台基装饰图案简化了,没有了细腻的平面雕刻和浅浮雕,微小的细部也是用浮雕的手法来表达,减地平鈒这种平面装饰的形式已经不再出现了。远瀛观在整体上比谐奇趣更简洁,但是在局部雕刻上极尽繁复。强调装饰繁复的当心间柱子和门窗,全部以高浮雕来完成,装饰效果非常强烈。远瀛观为了配合繁复的柱子,也有仿须弥座形式的柱础,整个基座却很简洁。
从谐奇趣到远瀛观,反映了匠人的装饰理念,从平面化的细腻雕刻向具有强烈造型感的高浮雕转变的过程,也反映了石构件装饰的重点,从重视基座装饰到简化基座突出建筑主体的转变,这是中国的设计者和匠人在适应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时装饰思想的变化,是逐渐从熟悉的传统模式向更符合新风格设计规律的装饰思想转变的过程。
  三、从《营造法式》到西洋楼景区装饰题材的变化
装饰题材是历史演进过程中最易发生变化的要素,《营造法式》记载了十一品花纹,其中三种是柱础形式,而实际上宋代流行的装饰题材远不止十一种,因地域和时期的不同有很大变化,其中莲花题材就是与佛教传入密不可分的。在不同时期,即使类似的题材,呈现的特点也有很大不同。装饰题材的变化,是石作发展中最大的变数。西洋楼景区虽然在少量局部还保留了传统的装饰题材,但是在主体上吸收了大量西方建筑装饰题材。
  柱式是表达建筑物意义的重要建筑语言,文艺复兴时期塞利奥对五种古典柱式进行了总结和规范化 ,五种柱式代表不同的性格,有严格的比例和设计规律,文艺复兴后柱式的使用方式得到丰富,特别是多种柱式叠加的手法得到广泛应用,在毛石墙上叠加柱式的做法是法国巴洛克时期的流行做法,在谐奇趣等建筑上也有体现。但是,郎世宁等传教士都不是受过严谨训练的建筑师,西洋楼的柱式选择带有很大随意性,既不严格的符合古典柱式的西部形态也没有严格的比例关系。
  贝壳是西洋楼景区一个经常使用的题材,因为西洋楼景区以水法为主,贝壳这一与水相关的题材就出现得非常频繁。洛克克风格的名字可能是从法语“贝壳”有关,可见贝壳的题材在洛克克艺术中应用之广泛。意大利巴洛克时期著名建筑师波罗米尼在罗马圣卡力诺教堂中,就使用了贝壳形状的壁龛,在洛克克风格的建筑中,贝壳更是经常在门头等位置应用作为装饰。在西洋楼景区,贝壳和贝壳形曲线经常应用于门头装饰,壁龛装饰,以及作为水法的核心,最著名的是海晏堂水法中央的石贝壳。除了贝壳这一常见题材,巴洛克风格常用的漩涡,洛可可风格常用的植物纹饰也多有体现。
  而一些宗教色彩的符号和人体雕塑在西洋楼没有出现,这是西洋楼的功能决定的。在一些附属建筑或者不重要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装饰题材依旧会出现。养雀笼西立面就是中国牌坊的形式,万花阵迷宫矮墙上,全部雕刻万字纹和忍冬纹,喷泉的人体改为十二生肖,一些建筑构件上有戟和如意插在花瓶里的图案,意为吉祥如意平安。但是,这些传统的装饰题材在西洋楼建筑中并不占主流,位置也一般在不显眼的地方或者附属建筑上,这说明,在装饰题材上,西洋楼景区是尽量的远离中国传统的装饰题材,尽可能学习西方的装饰题材。
  四、西洋楼建筑群的影响
西洋楼建筑群,是对欧洲巴洛克风格进行的一次本土化尝试,沿用了自宋代就已经成体系的石作技术,对西洋风格的建筑装饰理念进行了新尝试,并且引入了全新的装饰题材,将巴洛克风格自由的装饰理念与中国传统的装饰理念合流,形成独特的华丽装饰风格,是中国巴洛克风格之滥觞。皇家园林首次引入西方巴洛克风格建筑,西洋楼使用了本国的材料和施工工匠,工艺更是与中国传统石作工艺一脉相承,易于国人摹仿,在此后一个世纪中,影响了一批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中国建筑。

 

参考文献
1、圆明园管理处编印. 圆明园欧式建.
2、[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著. 巴洛克建筑. 刘念雄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李诫(宋). 营造法式.
4、李浈. 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大可 编.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6、朱永春. 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建筑学报,2000-3.

创建时间:2009-07-18 15:29
浏览量:0